四川新华电脑学校建议:不要让高考把孩子压趴下了
有人说:对于高考,不必过分紧张和恐惧,因为高考的过程就像一场期末考试。我感觉这句话仅仅说对了一部分。高考是万众瞩目的焦点,是十年寒窗之后的一次重大检阅,你说不紧张,这可能吗?其实,每一位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地感觉到了这种紧张和压力。只是,个人在压力之下的感受和反应有所不同而已。
记得那年高考前夕,我孩子就比平时爱说话、爱聊天,这实际上就是压力下的一种表现。从这几年与考生的交流、接触中,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许多同学由于高考压力而引发的种种紧张、焦虑、恐惧和强迫等问题。事实表明,考生们在高考前夕普遍感受到了压力的存在,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它、研究它,进而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缓解它。
所以,无论源于考生内心深处的某个心结,还是来自外部世界的某种反馈;无论是大家公认的优秀学生,还是有些人眼中的所谓“后进”同学,高考压力是一个较为普遍的客观存在。
紧张和压力对所有高三学生来说是一个客观存在,优秀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普通同学所承受的压力小一些。因为是优秀学生,他们肩负着老师、家长更多的希望;因为是优秀学生,考上名校似乎成了他们的唯一选择。对于优秀学生,高考似乎成了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战争。所以,如果处置不当,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优秀学生感受到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增大也就不足为怪了。
从承受压力的性质来看,优秀学生承受的主要是心理上的压力。一个在各科学习上都比较优秀的学生,他在复习迎考阶段的任务相对来说不算很重。他们要做的只是把各科的知识链打造得更完整,使各个知识点理解得更深刻,将解题的技巧操练得更娴熟而已。对于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压力比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显得更为重要,也更加迫切。所以,优秀学生需要更有效的心理诱导和心灵抚慰。
就考生而言,家庭无疑是一个有效地帮助他舒缓紧张情绪、减轻精神压力的理想场所,而家长应该是孩子情绪波动之海的定海神针。
作为考生,他更需要循循善诱的家长,而不是仅仅提供富足生活条件的父母;他更需要一个彼此心灵沟通的朋友,而不是一位唠唠叨叨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