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多听多看多想避免上当
求职:多听多看多想避免上当
随着六七月就业高峰的来临,毕业生开始为求职而奔波忙碌。太原晚报记者深入太原市就业指导中心、市劳动监察等部门,采访到求职者的种种遭遇和专家建言。希望毕业生在求职时,要多听、多问、多看、多想,避免就业路上的陷阱。
险入“传销道”
实例:小王是中北大学通讯专业的毕业生,即将毕业时,小王将求职信息发到了几个大型人才网。信息发出不久,广州一家电子公司给他打来电话,说他的情况符合条件,想对小王进行深入了解,近半小时的通话,对方不停地就组织过什么活动提问。通话结束时,对方留下了公司网址。挂掉电话后,小王立即浏览了该公司网站,了解到该公司是销售电脑配件的。小王对技术员的职位相当满意,3天后,他主动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对方说正要联系小王进行面试,嘀一声电话录音开始……小王顺利“闯”过面试,并与公司谈妥了3000元的月薪。公司要求小王一个星期内必须到广州报名。就在上火车的前一晚,小王在网上无意搜到了一则消息,“一个毕业生应聘到广州一家电子公司后,被公司人员安排到一间封闭的小屋内,强迫其接受传销知识,毕业生砸破了玻璃才逃离”,相似的求职经历把他吓出一身冷汗。
建议:市就业指导中心的贾主任提示:若接到不熟悉或未投简历的公司的面试通知,应先向有关部门查询、核实该公司的真实情况,再去面试。若一个单位长时期刊登同样的广告,说明该单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被扣“身份证”
实例:某高校法律专业的大专生小李即将毕业,为了尽快还清助学贷款,小李找到了一家职介中心,希望尽快找一份高薪工作。职介以介绍工作为由,将小李的身份证等证件扣了下来,给小李介绍了一个跑长途货运的工作。可小李看过工作环境后,发现与职介描述的相差甚远,便要求职介退还他的身份证等证件,可职介却提出让小李给他们800元的介绍费,才能拿回抵押的证件。无奈下,小李报了警。
建议:市就业指导中心贾主任告诉求职者,找工作尽量到正规的招聘会,如各大高校每年定期举办的招聘洽谈会。切记,不要将自己的任何证件交给职介或用人单位,也别将自己身份证号等重要信息透露出去。
收取“保证金”
实例:小李是陕西某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久前她回到太原老家找工作。在一次大型招聘会,她看到了某培训机构招聘中文教员的广告,试用期3个月,试用期间的工资为每月800元,转正后每月底薪1000元,同时有代班提成。小李觉得能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很不容易,便毫无犹豫地投了简历,参加了面试、笔试。然而,签约时,公司却要求她交纳3000元的保证金,说是避免她在短期内跳槽,保证金在两年后返还。
建议:市劳动监察部门的工作人员称,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物)或抵押金(物),不得有欺诈行为或采用其他方式谋取非法利益。而且,根据《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向求职者收取费用的用人单位,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1000
四川新华电脑学院专业职业规划师为你提供更多帮助【在线咨询】
上一篇:
对于薪酬,面试技巧
下一篇: 巧妙避免简历十大错误
地址: 成都市新津区新科大道107号 邮编:611430 电话:028-65577666
蜀ICP备11014515号-1 www.scxh.cn
成都新华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9-2015 scxh.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任何企业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商业目的复制或传递本网站所载述的商标、文字、影像及图形图象,分享转载需注明来源本网站
本网站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及时联系我们